返回栏目
首页社会民生 • 正文

放弃大学,早早步入社会,如今有多惨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洛峰

    如果时间退回到八年前,给你一个改变自己决定的机会,你会做什么呢?

    这两天,各地高考成绩出炉,今年和往年不同,各地都禁止宣传关于高考状元的消息,所以,各种高考中涌现出的成绩突出者,有特殊经历的高考考生,变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。

    湖北襄阳26岁的外卖小哥王威,就是今年高考中一个特殊的例子。

    6月25日凌晨,襄州双沟小伙王威查了分数,他取得了623分的好成绩,第二天他淡定地继续送外卖。送外卖的打工人,高考考出了623分的好成绩,王威的故事一经报道,就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
    “外卖员”“打工人”“高龄考生”“600+的高分学霸”。王威身上被贴上了一个又一个标签,人们都想知道,这个有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高考考生背后,到底有怎样的故事。

    6月27日,王威面对媒体回应了社会上对他的质疑和关注,据王威透露,2013年他曾以高考590分的成绩进入中国农业大学,但由于性格、专业等原因退学打工。2年后王威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,2020年回学校复读并在2021年高考取得623分的成绩。

    今年刚刚高考完,王威就骑上自己的电瓶车继续淡定送外卖,见到记者的时候,他嘴里还不断念叨“还有5个单子”,从外表来看,王威与普通外卖员无异,但在他的背后,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
    关于此前一段学习经历,王威说,2013年,自己曾经参加高考,取得了590分的好成绩,入学后于2017年退学。
    

    王威回忆自己退学之后的生活,曾经做过电话客服,也做过辅导老师,打工两年多以后,才发现学历在社会上真的很重要,于是,在2020年,他选择重新回到学校,继续读书生涯。

    比起2013年的那次备考,如今的王威已经是社会人身份,不仅要承担备考的压力,还要自己赚钱,负担学费生活费。

    王威说,作为外卖员,其实只有午餐时间比较忙碌,自己会在等餐间隙看一看手上的复习资料。

    后来,自己意识到这种零散时间学习的意义不大,于是,2020年9月,他回到学校,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完整备考生涯。

    如今,高考成绩出炉,当年以590分理科成绩考上大学又退学的王威,8年之后再次征战高考考场,拿下了文科623分的好成绩。

    八年前和八年后,王威经历了很多,也悟明白很多道理。

    面对媒体,他说:你在社会上经历一些事情之后,会更加珍惜学校的单纯环境,还有整块整块的学习时间。有些人看我觉得很励志,但是我本人看来,我觉得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,我觉得我该做的事。

    之后,王威说了一段更令人深思的话:人生能倒着走的话,可能每个人都能走得很好,但是现在人们都不能倒着走,我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在你们面前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。

    是的,王威只是一个普通的高考考生,但是这不平凡的经历,却让人陷入深思。

    很多人对于王威最后一段话非常有感触,的确,人如果能倒着走的话,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很好的结果,如果再回到学校,我们可能会比以前更努力,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参加高考,我们可能会多考一些分数,多一些机会选择更好的学校,更好的专业,人生轨迹可能就此改变。

    但现实却是,这些”假设“和”如果“的机会可以有,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。

    王威第一次高考后,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去适应,改变,但他还是不愿向命运低这个头。

    很多人对于他第一次退学的决定表示惋惜,2013年入学,2017年眼看要毕业了选择退学,对于父母老师而言,辛苦培养一个学生十几年,却在最后即将摘得硕果的关头,学生自己放弃了收获的机会,相信当时的王威做出退学决定的时候,一定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。

    好在,他在社会上现实的经历给了他一次彻底的教育,让他真正明白了,在社会上,很多东西不是你努力就能改变的,很多事情你没得选。

    所以,如果时间退回到八年前,我们每个人都有遗憾吧,但是生活没有倒放,王威重新回到的校园,他已经不是八年前的他,而他想做的,只是挽回八年前的遗憾,做一个自己认为更对的选择。
     

    活在当下,自然是最现实的观点,但是很多时候,希望我们自身也能够像王威一样,时常把遗憾拿出来回忆,才有动力鞭策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
    王威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: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,来路我不会再辜负。短短二十个字背后,只有他自己知道,尝过了多少心酸,或许还流下过眼泪。

    当人们忙着被王威八年二次高考之路感动励志的时候,也有人认为,王威的选择其实并不值得提倡。

    诚然,王威是一个为了自己梦想而勇敢付出代价的追梦者,毕竟放弃好大学,进入社会,再回到学校,人生黄金的八年就这样在他的纠结选择中度过,很多人惋惜,一个大好青年的八年,似乎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,反倒是让他不断试错,给自己长经验,学教训,最终才找到了一条他认为正确的路。

    王威找到这条路,走的太久太辛苦。

    到底值还是不值得,从王威的选择里,我们懂得了答案。

    八年的青春时光,换来他对社会真正的认知,找到了打开自己人生之锁的金钥匙,虽然时间有点长,但是对于他来说,应该少了以后人生几十年的遗憾。

  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王威在社会上打拼几年再次回到学校的做法,也给很多人带来思考,有人说,只有真正走入社会了,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。

    王威的话也间接验证了这一点,学校的环境太单纯,只有在社会上,才知道学历的重要性,打工之后的生活,让他对人生有了更不一样的理解。

    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,王威的故事让更多人去思考,自己现在努力,改变,到底晚不晚?

    这个问题,大家都有答案,只是我们更该思考的是,自己到底有没有像王威一样,迷途知返的勇气。

    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,今年参加高考的王威已经26岁,同龄人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两年,或者在读研究生也将毕业,而此时的王威,却要和一群十八九岁年纪的孩子一起,在9月份踏进大学校门。

    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后,王威毕业时已经三十岁,彼时,他的学历和专业大概是他理想中的样子,但是在工作经验上,却落后同龄人一大截。
     

    现在社会这么现实,学历,经验,几乎同等重要,王威拿到了学历却在“经验”问题上失利,而且这个“经验”是很多努力无法弥补的,这样的问题困境摆在面前,不知道四年之后,王威又会做何选择?

    患得患失,其实没什么意义,活在当下,王威如今得到的,就是对他曾经遗憾的弥补,而如今,未来四年的困境已经摆在面前,这是一种可以预知的问题。

    人有远虑,之后便能更好的提升自己。王威能够下决心做出二次高考的决定,那么未来的困境,不一定比现在的处境更难,对于他来说,也许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去应对。

    在这件事情的评论下面,很多人都对王威的选择表示佩服,正是因为他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胆识。

    前端时间,”内卷“这个词,非常火,人们批评”内卷“并且倡导”躺平“。很多人支持,认为”内卷“化过于严重,甚至会打乱整个社会环境,平衡,才是我们最需要的。

    包括这次王威的故事,也有很多人在评论区批评他,在跟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抢机会,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争夺别人的机会,并不值得报道和表扬。

    如果这样想,我觉得你可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就是王威说的那句话:在社会上,学历真的很重要。

    王威几次强调,别人看他很励志,他自己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反面案例。

    我觉得,王威这种观点才是三观最正的。

    不管他参加几次高考,也不管他高考考了多少分,他用自己的选择失败和八年的时间代价告诉我们一个事实:学历很重要。

   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,在看待王威问题的时候,难道不应该跳出”内卷批评“和”抢机会“观点,而是用王威的例子,切实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和身边人,学历,学习,真的是会影响你在社会立足的。

    如果在社会都没有立足之地,你还谈何理想?

   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王威的魄力和毅力,但是这种面对现实低头的勇气,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。

    适当内卷不是什么坏事,起码不能麻痹自己,得过且过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蹉跎岁月。

    把一年活成八年才是真正的实力,可惜现实生活里,很多人把八年活成了一年。

    我相信王威是前者,而我们的很多看客,却是后者。

    人人鄙视的内卷社会,其实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,最残酷的现实就是,你不卷,别人卷,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少。

    走在社会上,没有学历的王威也许碰了不少壁,但是他一定知道,碰壁背后,即使用了八年才学会一个道理,也比一辈子后悔吃亏要有价值。

    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缺少机会,是缺少勇气。
     

   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?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,有人说努力比选择更有价值。

    换个角度来看,既然是选择,就不一定都适合自己,而同时,即使付出太多努力,如果选择的路本身就是错的,那么努力必将白费。

    王威也好,普通人也罢,在选择和努力面前,其实应该多一点点勇气,逼一下自己,内卷也并非坏事。

    人活一世,机会不会等人,你抓住了是幸运,即使抓不住,努努力,甚至赌一把,也并非坏事。

    我们这个社会太强调人与人之间,人自身之间的和谐,殊不知,弱肉强食的道理依然是根本,想在社会站稳脚跟的硬性敲门砖,依然能够毫不费力的把你拒之门外。

    王威明白的,我们都明白,王威做到的,我们不一定都能做到,但是王威用八年时间学会的道理,却是我们不应该回避的。

    如果给你一个回到八年前的机会,你会做出怎样改变自己人生的选择呢?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首页   |   社会民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