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看到一个题为“某男子当街殴打女友”的新闻,起初我以为不过是男方没素质,所以没有多加留意。之后,我好奇点开内容,才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点开视频,只见里面的男主角嘶吼着:“你要30万的彩礼,150万的房,我到哪给你凑那么多钱?你不如让我死吧!”
交往两年后,女方提出“结婚必须买150万的婚房。”男方全家咬牙凑齐了钱。结果女方后续又要30万的彩礼,男方不愿意(其实也是真没钱了),双方彻底闹掰。女方带着亲戚找上男方公司闹事,把后者暴打了一顿。终于,在女方又一次的上门纠缠后,男方忍无可忍......
其实,如果只是彩礼的问题没谈妥,两方好聚好散也就罢了。可女方想钓一票大的,不料吓跑了男方。遂气急败坏带亲戚上对方公司闹事,逼对方兑现承诺,这才惹出了这幕闹剧。
视频里男生歇斯底的那句:“怎么甩都甩不掉!怎么甩都甩不掉!”听的人扎心又愤怒。
女方伙同家里人“狮子大开口”,想吸干男方家的血,让人唾弃。且在失败后无理取闹的行为,更是有寻衅滋事的违法嫌疑。
至于男方,打人无论如何是不对的。但让我费解的是,为什么当初被对方带人殴打时不报警呢?不然何至于这么一步步被人踩到头上!
这不是第一个因为彩礼和女方闹掰的男人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随便一搜网上关于“彩礼”的关键词,跳出的都是各种触目惊心的新闻——
安徽某男子,因为付不起彩礼,差点割腕自杀。
南皮一个老太太,因为拿不出儿子的彩礼,无奈只能选择上吊。
彩礼的初衷是什么?不谈那些涉及封建糟粕的观念,西门君的理解是,“因为我娶了你们家的女儿,给二老平添了孤单,所以我应该拿出一定的金钱补偿你们。”
然而,当索要补偿的程度过了一个界之后,那味道就完全变了。
现在很多老一辈的父母,把自己的女儿当做筹码,把彩礼当做“卖身契”,以此来敲男方家庭的竹杠。这种做法实在令人鄙夷。
最常见就是,“我们这地就是这规矩,你要娶我们家的姑娘,就得按规矩来。一分也不能少。”
又或者,认为嫁女儿是一门买卖,彩礼受少了就是“卖亏了”。
作为掏钱的一方,男方家庭当然会先试着进行协商沟通。但基本上都是无疾而终。
这是因为,女方家庭大概率会用“把一个女儿养大不容易”之类的话术当做挡箭牌,试图道德绑架对方。
拉锯战到最后,男方家庭一般会想,“唉,谈婚论嫁都到最后一步了,干脆咬咬牙得了。”
于是乎,女方家庭顺利得逞,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谈资,一辈又一辈的将此传统“传承”下去。
虽然算不上多完美的结局,但好歹两个小年轻至少还是喜结连理了。最怕的是那种因为彩礼闹出的悲剧,两家人最终不欢而散,甚至反目为仇......
为什么现在很多男生被女方的天价彩礼劝退后,都会果断另择良缘?道理也很简单——
在涉及彩礼的问题上,男方毫无疑问是站在自己父母那边的,而女方却经常会左右为难。
毕竟,一方是自己父母,一方是自己的未婚夫,站在哪方都会伤害另一方的利益,难免会为难。
借此社会背景,越来越多的毒鸡汤营销号大肆鼓吹:“彩礼是感情的试金石。你不一定要多少钱,但可以看清对方的态度!”
因为它的逻辑大约等同于——我这么重感情的姑娘,才不在乎钱。但愿意给我钱的男人,一定是比“抠门”的男人更爱我的。
“彩礼是感情的试金石”,也许乍一听没有毛病,但细细想来,其实是很荒唐的。
婚姻不是做生意,当你把它当做一门生意的时候,所有的情分和爱意都将荡然无存,剩下的唯有数不清的尔虞我诈。
其实,彩礼矛盾的本质不是男女双方家庭的对立,而是高额的房价。
如果一套房我轻而易举就能负担的起,我没必要跟伴侣“讨价还价”。大不了当是投资了。
可现在的社会状况是,男生的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,作为未来的岳父岳母,你不帮忙就算了,还试着伙同女儿割未来女婿韭菜......谁忍的了?
现在基本都是自由恋爱,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观念,早已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里,为什么彩礼作为一种文化糟粕还一直被推崇呢?
也许,是因为那些被收了彩礼的男生,婚后生的是女儿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