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了一下字典,什么叫“演员”——是指专职演出,或在表演艺术中扮演某个角色的人物。
从字面意义上我们可以得知,演员是一种职业。这跟编辑、记者、售票员、屠夫、老师没什么两样。
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职业这个词。
职业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现象,它体现的是劳动力与劳动资料之间的结合关系,其实也体现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,劳动产品的交换体现的是不同职业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。
这句话有点复杂,大白话就是,你付出劳动力,交换得到劳动成果。再大白话一点,就是你工作,然后拿钱。
职业有规范性,要符合职业内部的规范操作要求,也要符合职业道德的规范。
职业也有功利性,因为职业是人们赖以谋生的劳动过程,具有逐利性质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
你可以讲我做人民教师是为了我的理想,教书育人。但如果你做老师不拿钱,这就不叫职业,这叫公益。
所以,做演员就是要挣钱的,这一点我们要形成共识。有个例子特别好,有人问吴镇宇接片的原则,吴镇宇开玩笑回答说:“原则就是一定要给钱”。
接片原则这件事,每个人都不一样。张震同学之前的接片原则显然是艺术性:
15岁时,被爸爸张国柱拉去拍杨德昌导演的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,被TSPDT评为电影诞生120年来100部最伟大作品的第89位。张震凭该片获得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。
21岁,出演《春光乍泄》里的小张,被提名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。我跟你说我就是这段入坑,暂时忘了何宝荣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哀愁。
24岁,出演李安导演的《卧虎藏龙》,获得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。
27岁,他在《爱神之手》里和巩俐对戏,最后抱着旗袍那一幕,让所有人心碎。另外,里面还有一个吃粽子的场景,真的是我觉得最“欲望”的一刻,看得我面红心跳。
29岁,《最好的时光》里,从高雄小镇到民国革命年代,夏日里长长的寂寞青春,台球厅里的静水深流,在张震的眼神里,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侯孝贤的少年爱情梦。
35岁,他再次奉献《一代宗师》里一线天的惊鸿一瞥,当我们哭着跪求导演给到他更多戏份时,王家卫说:“张震是把好刀,咱们先藏着。”
这些片子的口碑我不必说了,但在票房层面,并没有那么成功。我简单整理了下张震几个出圈的作品,大家看看票房对比。但我要提前声明,并不是说当年最高票房的片子是烂片,而是为了说明,张震出演的高口碑文艺片在票房价值上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