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足智多谋,为何最终未能实现统一?很多人认为源于孙权背盟,关羽身陨,最终导致“隆中对”破产,然而毛主席却认为,从隆中对开始,诸葛亮就错了……
在毛主席小时候,就对《三国演义》很是着迷,甚至坚信这本书中的内容都是真的,为此还和历史老师和校长进行过争论。
众所周知,三国时期的人物中,毛主席评价最高的就是曹操,不但把他写到了自己的诗里,甚至还亲自为他“翻案”。但,喜欢曹操并不意味着毛主席就对诸葛亮有偏见,主席甚至对他极为推崇。
事实上,毛主席早在上学时就将《出师表》背的滚瓜烂熟,对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这八个字更是推崇之至。他还曾写下了这么一句话:“从前人说,读诸葛《出师表》而不流泪者,其人必不忠。”
在毛主席生前,经常跟干部或者群众讲诸葛亮的故事,比如1930年,主席在一次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时,就特别拿定军山的事情举例:
“黄忠本来年老体迈,很难战胜年轻力壮的夏侯渊,但诸葛亮一用‘激将法’,激起了黄忠的勇气,立下了必斩夏侯渊的军令状。当然,我们的战士都是有高度的阶级觉悟的,用不着使用‘激将法’,我们要学的是诸葛亮善于做宣传、鼓动的工作。”
当主席步入老年后,越发重视干部年轻化的问题,经常拿诸葛亮的事迹来作为年轻人能当大任的例子,他说,赤壁之战时,诸葛亮才只有27岁,那时候曹操已经53岁了。最终是诸葛亮等年轻人打败了老年人。
不过,虽然主席对诸葛亮很推崇,但他同样认为,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,也是有一定缺陷的。
诸葛亮在后人心目中,是一位了不得的军事家,尤其是他隐居卧龙岗时,就能对天下事了如指掌,并提前预判了将来“三分天下”的格局。
刘备按照诸葛亮“隆中对”时提供的方针,向西、南方向发展,成功创下了一份基业,并且呈现蒸蒸日上之势。可惜,最终因为荆州之失,隆中对中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”及后面的部分成为了泡影。
不过,哪怕失去了荆州,诸葛亮后来仍然组织了多次北伐,虽未实现克复中原的战略目标,但也是天命使然,非亮之罪。
对于“隆中对”,后人的评价一直都很高,觉得诸葛亮最终北伐失利和他太过谨慎、不喜用奇兵使然,认为如果诸葛亮采取魏延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谋,说不定汉室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