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栏目
首页古代历史 • 正文

崇祯后悔过杀袁崇焕么,袁崇焕的死到底冤不冤?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洛峰

    1630年,崇祯将袁崇焕下大狱,不久后凌迟处死,崇祯给袁崇焕定的罪名有三条,条条都是死罪,但最重的一条罪名,不敢写进圣旨,它才是袁崇焕被杀的关键。

    1629年,皇太极率10万大军,避开宁远、锦州,分兵三路攻入关内,直逼京城,后将京城团团围住,崇祯急诏各地勤王,袁崇焕带兵姗姗来迟。

    由于袁崇焕承诺五年平辽,结果两年就让清军打进关内,崇祯对此不满,而且现在兵临城下了,袁崇焕带兵跟着皇太极溜达半个月,就是不打一仗,还带着僧人去跟皇太极和谈,崇祯因此对袁崇焕极度不满,

    十二月,袁崇焕找根绳子把自己吊到城内,找崇祯皇帝要钱,崇祯直接把他抓了。然后把袁崇焕下狱,祖大寿看到袁崇焕被抓,马上带着自己的军队回到锦州。
     

    后来皇太极见攻不下京城,就退回东北去了。

    崇祯三年八月,崇祯将袁崇焕凌迟处死,

    崇祯为什么杀袁崇焕呢?

    崇祯的诏书是这样写的,

    【“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,专恃欺隐,以市米则资盗,以谋款则斩帅,纵敌长驱,顿兵不战,援兵四集,尽行遣散,及兵薄城下,又潜携喇嘛,坚请入城,种种罪恶……】

    翻译一下,袁崇焕的罪名是,“擅杀岛帅(毛文龙)”、“与清廷议和”、“市米资敌”,其他的还有“托付不效”、欺君、阵前议和、屯兵不战、

    第一条,擅杀毛文龙,这已经是标准的死罪了,就这一条就可以杀袁崇焕了,而且,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,以前在孙承宗手下就这么干过。孙承宗看到他杀武将后,大怒,“你区区一个监军,就能随便杀武将?”

    【崇焕尝核虚伍,立斩一校。承宗怒曰:“监军可专杀耶?”】,

    第二条,与清朝议和,这个没得洗,虽然崇祯知道袁崇焕议和,也默认议和这件事了。但是袁崇焕做的太过了,为了议和不择手段,杀毛文龙。

    【“督师袁崇焕事,适当女直主(努尔哈赤)病死……谋以岁币议和。女直许之,乃曰:‘无以为信,其函毛文龙首来。’”——《石匮书后集·毛文龙列传》】
     

    第三条,市米资敌,长城本来就是对游牧民族经济打击的重要手段,当游牧民族发生雪灾、旱灾的时候,封锁长城,关闭互市,让他们自生自灭,现在袁崇焕私开边市,卖米给他们,等于救了他们,其心可诛,

    他这事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,皇帝让你关闭边关,关闭互市,你私开互市,这是想干嘛?

    根据《清太宗实录》记载,当时最高曾卖到一石米八十两银子,而同期明朝一石米仅一两银子,可想而知饥荒多严重。

    袁崇焕自己说的,“不市卖一二布匹于东,何由藉其利而糊口?”,翻译翻译“不把这些米布卖给后金,靠什么赚钱养家糊口?”。

    再“付托不效,专恃欺隐”,承诺五年平辽,结果两年就被清军打进关内,兵围京城,朕那么信任你,要什么给什么,上书请求都同意,就这样辜负朕的信任。

    “纵敌长驱,顿兵不战,援兵四集…又潜携喇嘛…坚请入城,”,是说袁崇焕带兵跟着皇太极半个月,皇太极走到哪他跟到哪,就是不打一仗,一心想求和,还有脸找我要钱。

    其实,还有最重要的一条,圣旨中没写,也不敢写。

    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后,城外的清军还没有离开,京城的危险还没解除,其麾下的祖大寿不顾京城的安危,直接带领关宁军离开京城撤回山海关,崇祯顿时吓尿了,清军还围着呢,你就跑了,于是想把他调回,祖大寿根本不听,崇祯没办法,到大狱找袁崇焕,让他写信给祖大寿,方才将祖大寿召回。
      

    【帝取崇焕狱中手书,往召大寿,乃归命】

    这就严重了,皇帝调动不了明军,袁崇焕才能调动,说明袁崇焕已经把军队军阀化了,大明朝的军队不听皇帝的了,只听袁崇焕一个人的,你千万别说因为袁崇焕德高望重啊!

    军队是皇帝的底线,其他事皇帝都能忍,唯独军队不能忍。

    像《雍正王朝》,年羹尧带着手下见雍正,雍正看他们一身汗,就让他们卸甲,武将不敢动,年羹尧让他们卸甲,他们马上卸甲,武将们只听年羹尧不听皇帝的,年羹尧也就只能死了。

    袁崇焕之死,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不仅辜负了崇祯的信任,并且不断触及封建王权中最敏感的部分,殊不知古往今来,人臣之祸,起于操权,而速祸之权,莫重于制兵,现在袁崇焕这两者都齐活了,又不知进退,安能有相全之理?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首页   |   古代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