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栏目
首页古代历史 • 正文

三国中陈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他离开曹操后为何至死不愿再辅佐曹操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洛峰

    在三国中,有一人可谓是曹操的恩人,因为他放走了被朝廷通缉的曹操,但也是曹操的仇人,此人辅助吕布多次进攻兖州,霸占徐州,并多次击败曹军,成为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心腹大患。此人是谁呢,就是陈宫,一个智谋过人,心忧天下,却命运悲惨的顶级人才。

    公元199年,吕布被曹操击败,围困于下邳城。不想吕布手下将士反戈投降曹操,将吕布与陈宫捉住献给了曹操。吕布反复小人,死有余辜,但作为深有谋略的陈宫,曹操却不忍杀害,甚至希望陈宫能重新投靠自己。可惜陈宫欣然赴死,决不投降。那陈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他离开曹操后,为何不愿意再次归顺曹操?
    

    陈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首先必须承认陈宫是一个心忧天下,颇具名仕风格的人。

    陈宫字公台,东郡东武阳(今山东莘县)人。史书上记载:陈宫性情刚直,足智多谋,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。俨然一个文化圈中的人士,自古文人崇尚高风亮节,而陈宫更是如此,要不然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也不会加入“捉放曹”这个片段。

    原著中记载,在董卓祸乱天下的时候,陈宫为中牟县令。虽然只为一个县令,但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,养精蓄锐,以待时机。正好赶上曹操刺杀董卓失败,朝廷下令捉拿曹操:赏千金,封万户侯。而曹操正好跑到了中牟县,被官差擒获,捉到县衙。陈宫一眼就看出是曹操,但曹操却说是客商,复姓皇甫。

    陈宫不想多加询问,直接押入大牢。等到晚上,陈宫在提审曹操,问道:“我闻丞相待汝不薄,何故自取其祸?”而曹操却回答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,被你捉住,拿去请赏便是!”陈宫屏退左右说道:“你怎么如此小看我,我不是一般官吏。”又问道:“孟德如何打算?”

    曹操说要去召集天下英雄,一起剿灭董卓,为朝廷除去祸患。陈宫可能是太过激动,被曹操说得心潮澎湃,估计名仕都爱听这样的豪言壮语。于是陈宫抛弃官位,与曹操共图大事。
     

    只有心怀天下,不拘泥于一官半职的名仕,才有如此豪情,为了讨伐董卓,复兴汉室,甘心一同起义。

    可是陈宫不知道,就这一走,虽然与曹操有缘相见,却无缘同谋事业。甚至以后与曹操相见,不是朋友的身份,就是敌人的身份,宁死也没有再次归顺曹操。

    陈宫为何离开曹操呢?估计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,首先就因为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。

    曹操在逃跑途中,来到了自己的伯父吕伯奢之处。吕伯奢一见到曹操,就十分关心,问长问短,甚至都哭诉怕再也见不到曹操了。吕伯奢然后安排家人准备饭菜,招待曹操与陈宫二人。不想在半夜里,曹操听到有人在磨刀,还听到伯父家人在说:“缚而杀之,何如?”

    曹操大惊,急忙叫醒陈宫,拔刀而出,杀了吕伯奢的全家。但到厨房一看,居然捆着一头猪,陈宫说道:“哎,孟德多心,真是冤杀了好人!”二人出门而去,不想又遇到了打酒归来的吕伯奢,曹操趁机又杀了伯父吕伯奢。陈宫大惊,不断抱怨曹操,而曹操也说出了那句千年名言: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”陈宫默然,然后趁曹操熟睡之时,自投别处而去。

    曹操生性多疑,又心怀奸诈,杀害了伯父一家。陈宫也是十分痛恨,觉得曹操心术不正,不能拯救万民,共图大事。曹操的奸诈多疑,是陈宫不想再次归顺的首要原因。
     

    其次就是陈宫看出了曹操做事不择手段,残害百姓,与董卓无异。

   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后,曹操不断吸收人才,招兵买马,实力大增。于是命人去老家迎接父亲曹嵩,但不想在经过徐州之时,虽然徐州之主陶谦对曹嵩照顾周到,很是客气。但却派了一个黄巾贼张闿来护卫曹嵩。张闿见财起意,杀害了曹嵩一家,将金银一哄而散。曹操大惊,痛哭流涕,尽起大军杀奔徐州,兴师问罪。所到之处,鸡犬不留。虽然曹操名为为父报仇,但实则是图谋徐州,而且杀戮甚重,无数百姓死于非命。

    原著中写道:操令:但得城池,将城中百姓,尽行屠戮,以雪父仇。

    陈宫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于是跑到曹操军中为陶谦求情,当然也为百姓求活路。可惜此行吃了闭门羹,曹操大怒:“你当初离我而去,今天又来为陶谦做说客,有什么脸面来见我!”陈宫自知无法说服曹操,于是投陈留张邈而去。
    

    其后陈宫辅助吕布,趁曹操为父报仇,攻打徐州之时,与吕布一同袭击了曹操的大后方兖州。若不是荀彧,程昱等人,估计曹操就成为了丧家之犬,无立身之地了。

    综上可知,陈宫作为一个正人君子,忠君爱民。面对曹操这样不仁不义的绝世奸雄,怎能屈膝投降,再次归顺曹操。估计在陈宫心中早已对曹操心如死灰,不想助纣为虐。所以宁可选择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吕布,也不愿与曹操为伍。最后战败被擒,陈宫只认天命罢了!在和曹操交代完后事,就欣然赴死了。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首页   |   古代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