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互联网给中国餐饮业带来的变化吗?最直观的方式,就是来到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,看看到处飞奔的外卖“骑士”。他们配送的每一道菜品、行驶的每一条路线,乃至每一单物流费用的定价,背后都有大数据、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。近几年来,“互联网+餐饮”风生水起,给中国人的餐桌带来了深刻变化。
餐饮行业全面“触网”
对于许多都市白领而言,上午工作结束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外卖软件,看看有没有合胃口的餐饮外卖,接着就是下单、支付、等待送达……如今,外卖不仅渗透进写字楼、学生宿舍和居民小区,甚至在高铁上,也能打开手机应用或是扫描二维码,提前预订外卖。
日常生活场景的改变折射出中国餐饮业形态的变革。从过去单一门店营销、纸质菜单点餐、现金结账,到如今外卖平台盛行、海量菜单备选、在线支付餐费,互联网已经实现与传统餐饮业的深度结合。
数据显示,2017年全国餐饮业营收39644亿元,同比增长10.7%。今年1月份至4月份,全国餐饮营业额达到12736亿元,同比增长10.1%,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。这意味着,中国餐饮业一直处于稳定高增长状态。
实现增长的内在因素是什么?餐饮业全面“触网”功不可没。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餐饮业的深度应用,在线餐饮业成为消费者“自己做饭”和“下饭馆”以外的第三种常规用餐模式。统计显示,2017年线上外卖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,与2011年的203.7亿元相比,增长了13.6倍。
餐饮市场的改变与民众餐饮消费习惯的变化相辅相成。据悉,在线外卖中,住宅区的订单交易额占比约为50%。这意味着,很多人已经选择用外卖替代“在家做饭”了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印证了这一变化。该报告显示,2017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用户规模已达3.2亿人,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达3.6亿人。互联网餐饮正大幅改变用户的餐饮消费习惯。
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餐饮企业不断融合,有些餐饮企业开始向跨界经营转变,外卖就是一个发力点。这不仅为餐饮企业带来了更大商机,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餐饮消费体验。”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。
“无人餐厅”加速落地
事实上,“互联网+餐饮”早已不是送外卖这么简单。近日,青岛一家“智慧餐厅”的开业吸引了当地市民的目光。顾客只需在办公室通过扫码或者使用“智慧餐厅”手机应用就可以点餐,系统还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荐顾客喜欢的食物。下单后大约10分钟,顾客就会收到一条带有柜号和取餐码的短信,以便到密码柜取餐。
“顾客从办公室走到密码柜只需十几分钟,然后就可以取出自己的菜品用餐了。中间的到店叫餐、到店等餐等环节完全去除。”该餐厅负责人介绍。
美团餐饮学院院长白秀峰认为,餐饮在线化已经是大势所趋,而且还在继续深入。“典型的消费体验就是提前点、到店吃,不需要再到店排队、点菜,也不需要排队付款开发票等,就餐的所有环节都在线完成。”白秀峰表示。
比“智慧餐厅”更进一步的,是在全国各地出现的“机器人餐厅”或“无人餐厅”。早在2017年10月,阿里巴巴的第一家“无人餐厅”就在杭州开业。该餐厅的亮点在于“刷脸支付”,全程不需要手机和钱包,也没有收银员和服务员,智能点餐,吃完就走。今年2月,阿里巴巴在上海开设的机器人餐厅“盒马”南翔店开始营业。在这座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餐厅里,顾客需要先用盒马应用程序,在餐厅入口的屏幕前选座,入座后通过扫描桌面二维码点餐,送餐机器人就会将餐品送至桌前。制菜进度和运送过程,均可通过桌前屏幕实时监控。
无独有偶。5月29日,京东也宣布自己的机器人餐厅将于8月份面世。餐厅可以通过机器人实现点菜、做菜、传菜全程无人化,全能机器人大厨可以提供八大菜系的40多道菜品。